其實正確的「花錢」,也能加快你財富累積的速度。

以下分享省錢的3大原則及迷思,趕緊來看看吧。 「最近好窮,從今天開始我要省錢!」 「你都怎麼省錢呢?」 「例如今天早餐和午餐一起吃,買個麵包解決……」 上禮拜和一位朋友聊天,我們聊到省錢的話題,「怎麼省錢」似乎大家都了解,例如:量入為出、有固定存錢的戶頭、養成記帳習慣……等等,但為什麼還是很多人存不了錢呢? 問過幾個朋友的意見以後,發現其實大部分能控制支出的人,並不會刻意去「省錢」,而是在「花錢」時,已經養成了固定的習慣。 但是「怎麼花錢」似乎別人管不著,通常都是隨便花、有需要就花,想省的時後又突然什麼都省。其實正確的「花錢」,也能加快你財富累積的速度。以下分享省錢的3大原則及迷思,趕緊來看看吧: 原則1:想存錢,先從「正確的浪費」開始!

迷思1:「浪費」不見得是壞事 很多長輩過去都有良好的美德:比方說省水、省電、能省的就不浪費。小時候如果吃飯有米粒沒吃完,還會被臭罵一頓加上被恐嚇(下地獄要吃沒吃完的飯)。 先別覺得浪費是壞事,例如: 如果不「浪費」便宜的汽油,從台北到高雄就要多花幾十小時。 如果不「浪費」便宜的電,晚上太陽下山後你也許得浪費蠟燭。 如果沒有正確的浪費,有時反而會虧更大。 例如: 年輕人省下買書、充實自己的錢,最後失去成長的機會; 小資族省下幾十塊買菜的費用,改吃泡麵,最後賠上一輩子的健康; 老人家為了省瓦斯錢,冬天洗冷水澡,結果感冒看醫生; 餐廳省下食材和整理廁所的錢,最後失去了忠實的顧客…… 浪費便宜的事物,可以交換到更有價值的事物。 以企業為例子,Google浪費了便宜的儲存空間和運算能力,換到了龐大的廣告收入;台積電浪費了便宜的矽,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龍頭。假如有一間公司為了省電,整天走廊燈都關著,這間公司肯定沒有希望。 我們習慣把焦點放在「省下金錢」,但省錢背後真正的目的,其實是「省下時間,改善生活品質」。如果「不懂浪費」,盲目地省錢,很可能代表會誤判事物的真正價值。 原則2:每月現金流100元以下的東西,「不要省」

迷思2: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能省則省 關鍵是:要用「現金流」思考你的支出 例如:一杯手搖飲料,每天50元,但一個月是30天,這杯飲料價格其實等於1500元/月、也等於18000元/年。 許多「一次性的花費」,也許沒有想像的貴。 例如:一張超舒適的床,價格3萬元。這張床可以用10年,一共120個月。換句話說,每個月的費用是250元/月,其實比你的電信費還便宜。(延伸閱讀:其實一杯飲料,比一支iPhone還要貴?)
每個月現金流100元以下不要省,背後的理由很簡單:
    原則1. 提高生活的品質 100元只是個例子,真正的數字可以根據你的收入決定,可以是300元、500元。 例如:到夜市看到香腸很可口,要不要買?如果天天逛夜市,那就要三思了。 但假如你一個月只逛一次夜市,不用思考了,就買吧。這樣才是有品質的生活。 重點是你不再為了買某些東西而煩惱,而生活品質提升背後的代價,其實非常低!
    原則2. 每月100元現金流以下的購買,根本不是影響你省錢的關鍵 每月100元以下的現金流的購買決策,少買50次你不會變有錢,多買個50次,你也不會破產。 許多我們生活真正需要的事物,往往都很便宜,例如:你不會因為省錢,而不買衛生紙,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是一樣。 很多人常常做反了,在買衛生紙上比價,比到小數點第一位,覺得自己很精明。但買房、買車、週年慶上,都憑著一股衝動就做決定。 一個人如果把時間精力用在錯的地方,成效一定會比較差。
    原則3:每月現金流1000元以上的支出,關鍵是「先後順序」

迷思3:早買早享受?其實支出的先後順序很重要! 每月現金流1000元以上的花費,正是你能存下錢的關鍵。而它的考慮的重點就是「順序」。 關於順序,你可以這樣考慮: 1. 未來能創造最大價值的花費最優先 一件事情的「價格」很高,也許「價值」更高!反之即使「價格」很便宜,「價值」也許更低。每月1000元現金流看似很貴,但關鍵是背後能創造多少「價值」。 例如:對年輕人來說,每月固定參加一些進修課程,跟買一台iPhone 6s,當然是進修課程優先。
2. 不能創造價值但有需要的,延後消費,或找便宜的替代品 例如:買房、買車,都是很大金額的投資。租房子如果便宜很多也可以考慮先租、延後幾年再買;車子則是可以考慮先用租的,把多出來的現金流拿來投資自己。 先後順序搞錯,你的人生也會一起搞錯。 我有一位工程師朋友,收入還算不錯,但因為結婚、想要給家人安全感,於是在剛出社會幾年後,先是買了車子,然後買了一間小房子,現在又準備養孩子。 現在他光是付每個月的房貸就已經喘不過氣,更別說是花錢在進修自己或提高生活品質了。 快速總結: 1. 浪費便宜的事物,去交換更有價值的事物 2. 用現金流思考支出,每月現金流100元以下的東西「不要省」
3. 每月現金流1000元以上的花費,最重要的是花錢的「先後順序」 「控制支出就像控制呼吸一樣,你不會某天起床之後才決定今天要開始呼吸。」--巴菲特


~資料出處 :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~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客便Quick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